生态旅游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生态保护思想传播、可持续发展理游市场细分、生态旅游者行为、野生动物观赏的生态影响以及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综合生态旅游涉及的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关系,以及Weaver等研究成果和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总体特征,本文提出生态旅游研究的分析框架如下(图 2)。从中可知,生态旅游研究包括供给、需求、空间场所、产业、市场、制度、生态旅游者、影响效应等要素,研究主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内蒙古红石崖生态公园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1)生态旅游供给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和特质能够增强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地学、美学和文化价值供给,以及支持生物栖息地保护。这些需要通过价值评估的方法进行确定,包括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环境景观价值。同时一些新兴生态产品如观鲸、南极旅游、观赏蝙蝠、休闲钓鱼等也在不断出现,使生态旅游的资源范畴、评估属性和利用导向也出现新的特点。
(2)生态旅游需求研究。生态旅游者的个体属性、生态意识、行为特征、目的地偏好和组织行为模式等,不断地促进着各种类型生态旅游经济网络的形成。有关研究关注经济利益相关者构成、利益冲突与合作、网络关系适应性管理等方面,解构生态旅游利益网络主体的配置体系,促进地域共同体的形成。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权益网络规则不深入、主体参与能力不足及其造成的参与障碍。
(3)生态旅游空间场所研究。生态旅游的发生地点常常是包含着自然区域的自然保护地、旅游风景区,以及融入自然图景之中的传统文化社区。关于保护地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可利用发展的边界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尤其是欠发达国家还处于传统的自发式利用阶段,在发达地区的旅游风景区中似乎不断地超越着生态旅游的边界,并且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相互混淆使用,融合传统文化社区和民族社区发展的自然文化旅游得到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4)生态旅游产业研究。生态旅游产业部门是向游客提供消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各类部门组成的生产链,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认证和非认证的生态环保标志。近年来产业部门对于生态旅游核心标准已经达成了共识,将这种认证逐渐应用到生态设计产品、场所和市场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大型企业来推动小型企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减少小型生态旅游企业的外部成本支出,并在产业体系建设中建立当地社区的支持关系、扩大社会教育功能。
(5)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生态旅游市场既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也是理念传播者。西方生态旅游的小众性、标签化的特点正在发生着改变,当进入到亚洲等人口密集地区时,考虑在大众旅游的特定情境下如何开展,而开明大众旅游则是一种新理念。生态旅游市场所展示的环境友好行为,有利于可持续旅游思想的传播,影响整体市场在生态旅游供需结构中的调节分配作用。同时,生态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之间的界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可能导致管辖权、营销管理和产品混淆方面的问题用或夸大“生态旅游”的概念。一旦这种现象固化为普遍市场行为,生态旅游的市场淘汰机制便会失灵,使旅游市场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形成模糊错位认识。
(6)生态旅游制度研究。在国际、国家和地方多个尺度上,生态旅游标准涵盖了生态旅游规范、生态旅游管理和生态旅游认证等内容,它们试图从技术规范上推进生态旅游建设标准化,但是生态旅游标签化、市场滥用乱用等情况仍然存在。虽然许多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环境组织,通过“刷一层绿漆(greenwashing)”迎合市场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在具体操作时常常以偏概全,制度影响仍然存在。
(7)生态旅游者研究。与大众旅游消费或者炫耀型旅游消费有所不同,生态旅游者强调综合满足休闲需求、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通常分析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与偏好、游客市场细分、市场营销策略等内容,来探讨满足生态旅游消费需求的改善体系。
(8)生态旅游的影响研究。生态旅游应当支持自然区域的生态保护、为地方社区创造经济利益和替代性就业及收入机会、提高社区和游客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效,而这种影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才能确定。
(9)生态旅游可持续管理研究。良好的管理工具是解决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生态资源保护与游客体验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两大目标,通过游憩承载力、游憩机会图谱以及游客活动管理等方面技术标准,运用一系列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管理指标,同时保证游憩利用水平在地方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达到保护和利用的协调。生态旅游目的地管理在国外形成了比较多样、相对成熟的管理工具,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生态旅游景区针对资源供给特色来制定详细、可操作的产品谱系和行动指南。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